调查研究不能只看“样板间”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4-05-13 11:02来源:沧州日报 调查研究不能只看“样板间” 李文静 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是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部门、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热衷于“走走套路”、听听“标准答案”、看看“样板间”,调研方案成了“旅游手册”,实地调研成了“摆拍打卡”,看似收获满满,实则只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所谓“样板间”,多是基层挑选亮点突出、成效显著的点位精心打造而成,一定程度上是挖掘特色亮点、推广典型经验的标杆榜样,但却成为一些部门、干部的调研“打卡地”,热衷看的“大项目”“标准项目”。于是调研往往针对“标准化样板间”蜂拥而上,而真正有问题需求、有调研价值的项目却无人问津。有时基层为了迎接不到半小时的调研,需要提前准备三五天。实地调研时,迎来的仍是“固定流程”“经典套路”。此类现象的出现,说到底就是形式主义作祟,缺乏正视问题、改进问题的决心和承担责任的勇气。 部门提不出问题,基层讲不出真话,开会听报告、调研走过场,不仅让基层疲于应付,更让调研成效大打折扣。调查研究如果一味地搞选择性调研,只看“样板间”,忽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绕着问题走,就无法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全背离了开展调查研究的初衷。虚头巴脑的东西多了,从严从实的作风就淡了,群众的期待值就低了。如此反复,基层调研最终只能沦为基层的“真包袱”、工作的“花架子”。 “样板间”的典型经验需要推广,但更应研究“实体房”中的问题。一方面,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刨根问底,切实提升调查研究本领,不断优化调研方式,提高调研效率,避免对基层过度打扰。另一方面,要敢于“真刀真枪硬碰硬”,坚持问题导向,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不仅要看“门面”和“窗口”,更要看“后院”和“角落”,这样才能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达到推动基层向好发展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让党纪学习教育见实见效
下一篇莫让成效变“失效”
文章分类:
清风楼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