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晚报“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融媒体报道第二十八集——郑有才:让古字书艺走向世界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12-19 09:32来源:沧州晚报 郑有才:让古字书艺走向世界 沧州成为第二故乡 记者:改革开放给您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郑有才:我从小在北京房山的农村生活。1970年,我参军入伍。1977年,我退伍后到沧州上班。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家人也不再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如今,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现在的生活跟我小时候有天壤之别。 记者:听说您家里的第一台彩电是用您出书的稿费买的? 郑有才:是的。当时我正在市档案馆(局)上班。我把工业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在工作之余写书。 1990年,我写的《档案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出版了,还获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出版社给了我2000多元稿费。我拿出1000多元稿费,把家里的黑白电视机换成了大彩电。 传承古字书艺 记者:做为郑氏家族传承书法古字书艺第五代传承人,您能说说这几十年来的收获和感受吗? 郑有才:我太爷郑守国的父亲是清代的一名文官,因事受牵连被贬出京,之后潜心研究古文字。古字书艺以仓颉造字为渊源与基点,作品像字又像画,每一个字都能表达出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古字书艺是郑氏传承了100多年的书写艺术,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 2012年,在市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支持下,古字书艺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我获得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传统古字书艺类)称号。2017年,古字书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我成为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字书艺代表性传承人。此外,政府每年都会给我一定的费用。国家给我的不仅仅是费用,更是一种鼓励,这让我有种无上的荣誉感。 记者:您为什么成立沧州炎黄传媒中心呢? 郑有才:上班的时候,我就在工作之余收集和研究古字书艺。 古字书艺是中国文化的记录符号,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身为郑氏家族古字书艺第五代传承人,我承担着传承的责任。 我想通过一个平台来支持古字书艺的传承工作,后来就成立了沧州炎黄传媒中心,通过它让古字书艺走向全国甚至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我的带动下,儿子开始为古字书艺的传播出谋划策,还在网上替我进行宣传。如今,儿子已成为郑氏家族古字书艺第六代传承人。 “古文字馆”的梦想 记者:为什么要创作《古字书艺百家姓》呢? 郑有才:古字书艺集形、声、意为一体,一个字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比如,古字艺术中的“李”字由一只老虎、一个孩子和一棵结有果实的树组成。这个字生动形象地给人们讲述了关于“李”姓来历的故事:有书记载说李姓祖先原本姓“理”,族人理征因直谏得罪纣王而被追杀。其妻带着儿子逃亡时,靠食用一种叫“木子”的果实活下来,从而将“理”姓改为“李”姓。 多年来,我一直在收集姓氏古字,再从浩繁的古字中,选出30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一字多形的姓氏古字,创作成百家姓作品,让祖先创造的一字多形古汉字固化在这本书上,世代相传,成为活着的古化石。 记者:您在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中耗费了大量心血吧? 郑有才:是的。我把不同朝代、不同历史名人书写的不同结构、不同字形、不同艺术风格的姓氏古字收集在一起,在每幅姓氏古字书艺作品中一一标明。我把历朝历代历史名人的艺术成果集中到一起,再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力、想象力和艺术方法等,将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形式,保护与传承下去。 《古字书艺百家姓》一共有3本。第一本已经创作完成,近期就能付印。其余两本也在准备之中。 记者:对古字书艺的保护和传承,您有什么打算吗? 郑有才:我想建立一座古文字馆。 古字书艺来源于劳动人民,它也应该回到劳动人民中去。在我的设想中,古文字馆会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让原本静态的字“动”起来。比如,它可以把每个字在几千年中的演变拍成电影,通过丰富而生动的画面,讲出每个静态字的动态故事,让普通老百姓能看懂、吃透,这样才能向更多人普及古字书艺,让它离每个人近些,再近些。 人要活得有意义。对于我来说,建成古文字馆,让古字书艺在世间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这样的人生才最有意义。 郑有才,66岁,郑氏家族传承书法古字书艺第五代传承人,沧州炎黄传媒中心主任。 1970年 参军入伍。 1977年 退伍后到沧州工作。 1987年 在文化部与中国文联联合举办的书画大赛上获“清泉杯”佳作奖。 2009年 成立沧州炎黄传媒中心,收集、保护、传承古字书艺。 2013年 获得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传统文字书艺类)称号。 2018年 成为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字书艺代表性传承人。 最难忘的事: 参与拍摄的电影《时光冒险》,荣获2016北京青年影展组委会推荐影片。 最自豪的事: 作为古字书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能全身心收集、保护、传承古字书艺,并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下,让古字艺术先后成为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高兴的事: 儿子成为郑氏家族古字书艺第六代传承人,并积极投入到收集、研究、整理古文字中,将古字书艺发扬光大。 来源:沧州晚报 记者 崔春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