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进老师讲述的是抗日英雄黄骅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的故事!

黄骅(1911年-1943年6月30日),原名黄金山,学名黄为有,湖北省阳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中共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和长征。1943年6月30日,在新海县大赵村(今黄骅市境内)主持召开军事会议时,被叛徒暗杀,终年32岁。年幼时,其父母和兄长相继去世,与嫂子相依为命,过着极为贫苦的生活。到地主家里放牛,受尽了打骂和欺凌。1926年他看到共产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随即参加了革命的洪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黄骅随八路军115师由陕西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担任中共山西省委军事部部长。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黄骅穿着也极为朴素,在1937年(时年26岁)黄骅结婚时,也没有换一件衣服,并经常告诫自己和叮嘱妻子:“要朴素,不要与别人比穿得好,要比学习好,比工作好。”,很快在部队和地方干部群众中建立起了很高的威信。冀鲁边军区司令邢仁甫对黄骅同志极为嫉妒和不满。1943年春,上级决定调邢仁甫到延安党校学习,军区司令员职务由黄骅接替。邢仁甫接到通知后,认为是黄骅在背后捣鬼,有意夺他的军权,于是对黄骅更加怀恨在心。6月29日,黄骅准备召开边区侦察工作会议,布置秋季反“扫荡”任务。到下午六时左右,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名叫冯冠奎的人,他掏出手枪并开枪,警卫连闻讯赶到时,冯冠奎等已逃出村外,无处追踪。在这次惨案中,黄骅(时年32岁)等八名同志牺牲。抗日战争结束后,为了纪念黄骅,1945年新海县易名为黄骅县。2014年8月,黄骅被列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通过学习党史、英雄史,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永远不能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带着使命感与责任感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365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是讲述时代故事、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平台,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次活动展示了学校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的风采,必将激励全体教师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在时代的前沿阔步向前,继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