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强国复兴有我】苏荟洁:“来世再见”,再见已是报国躯!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12-16 15:02来源:沧州机关党建微信公众号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继续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百姓故事汇宣讲活动,邀请市博物馆讲解员苏荟洁开展专题宣讲。现将宣讲视频在微信公众平台展播,以供学习交流。


QQ浏览器截图20221216150158.png


“来世再见”,再见已是报国躯!

沧州博物馆 苏荟洁

2019年,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央视等多家媒体,共同发起“寻找英雄”的行动,在599名无名烈士中,首次确认6位归国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身份。第506号棺椁唯一有价值的线索就是这枚刻着“许玉忠”的印章。因此为他“寻亲”的过程一波三折。经多方努力,辗转在沧县赵官村找到了烈士许玉忠的亲人。
1948年,许玉忠从家乡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别,就是七十一年。1949年11月,家里收到部队寄来的这张立功喜报。除此,连一封家书、一张照片都没有。
村里一位老人说:我和许玉忠打小在一块儿。他长得细高挑,爱打枪,我也爱打枪,就经常在一起。解放了,他天天嚷着要去当兵,保家卫国。当年他骑着高头大马,十字披红,胸前一朵大红花,全村人敲锣打鼓地欢送。他走出老远了还回头跟我们招手。打那以后就再也没回来过。
上世纪50年代,家里收到许玉忠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通知,他被授予“革命烈士”。但是,在什么地方牺牲的?什么时候牺牲的?葬在什么地方?一概不知。他的父母一天得不到儿子的确切消息,就不相信这是事实!
一位从朝鲜战场回来的同乡曾劝说:没指望了,真的牺牲了。当时,我们志愿军第60军181师543团,在三八线以南作战,他是副班长。战斗异常激烈残酷,紧要关头,他说:我上!带领全班就往上冲。最后一刻,他回头跟战友们只说了四个字:来世再见!
这一年,是1951年,许玉忠牺牲在异国他乡,却尸骨难寻。
从立志报国,到一年后立功。喜报上是这样写的:“秦岭战役,英勇追敌不怕困难完成任务,三等功”。再到牺牲前他只留下四字遗言——“来世再见”!决绝、果敢。从这种抱定必死决心、必胜信念的勇气,我们不难推断:许玉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一个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怕牺牲一切的、最可爱的、大写的“人”!
许玉忠兄弟六人,他排行老三,他的父母直到去世也没把三儿子盼回家。
据许玉忠的侄子回忆:他的爷爷奶奶,从来不提三儿子的话题,却难掩内心的思念。每逢过年,奶奶什么都不说,总是在年夜饭上多摆一副碗筷;当人们喜迎除夕的时刻,她一个人默默地面对供桌,看着供桌上的饺子、馒头,还有小枣、花生。这些,都是她的三儿子从小最爱吃的。
老人一直珍藏着这张立功喜报,这是儿子留给她的唯一念想。她虽然不识字,却经常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端详、抚摸。一个人悄悄抹泪。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张喜报,已经折痕累累、边缘破损,寄托了一位母亲太多的思念与牵挂!
老人在弥留之际,终于把魂牵梦绕、憋了半辈子的话说了出来:“三儿,三儿,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呀?娘,想你......”
这是一位母亲的呼唤,也是祖国的呼唤、人民的呼唤!
烈士回家、魂归故里,英雄不朽、光耀后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jinribohai521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