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党员喜迎二十大 向党说出心里话 | 不忘历史 珍惜现在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10-11 10:19来源:沧州日报 不忘历史 珍惜现在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老党员刘维亮 何晓玲 王永强 今年92岁的刘维亮,回忆起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情景,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笔者问他,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有什么话想说,老人说,真诚祝愿伟大的党历久弥新,在新时代征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刘维亮是泊头市营子镇冯庄村人,1931年4月出生,1949年在家乡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并在同年入党。 1950年10月,刘维亮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入朝作战。作为首批入朝作战的部队,在一次次的对敌作战中,志愿军摸清了敌人的套路。刘维亮在朝鲜战场上参加了多次战役,荣立战斗小功2次、行军小功1次,获通报表扬1次。 有一次,刘维亮奉命去侦察地形,被敌军的飞机发现了,敌人马上开始了猛烈的攻击。一个个炮弹在刘维亮身边炸响,刘维亮身手敏捷,借助地形和身边的树枝草丛快速躲避,在附近一个防空洞藏身,这才逃过一劫。 刘维亮左边眼角上,至今还留着一个伤疤,那是在一次战斗中负伤留下的。“让敌人的炮弹片伤到了眼眉,当时流血不少,排长用一条毛巾给我包扎了,继续战斗。” 刘维亮说,在滴水成冰的寒冬战场,即使有粮食也很难生火做饭。食物经常被冻成了冰疙瘩,战士们就用嘴焐化了再吃进肚子里。没有水喝的时候,战士们就抓几把雪塞进嘴里,然后继续投入战斗。 1951年4月,刘维亮所在的部队得到上级命令,撤离朝鲜回国。 “在朝鲜战场半年,没有理过发,人瘦得皮包骨,手都像鸡爪子一样,又黑又瘦。”刘维亮回忆说,部队回国后,先进行了休整,然后回家探亲。 1963年,刘维亮退伍,先后被分配到唐山、承德等地工作,后来回到了家乡泊头,一直到离休。 虽然已经92岁高龄,但刘维亮口齿清晰,头脑清楚,只是耳朵几乎听不见了。刘维亮的家人介绍,老人是在青龙县担任武装部长训练民兵时,耳朵受伤造成的。 “训练时炮弹炸了,我把民兵护在身子底下,我耳朵被震伤了。现在,我左边的耳朵没有耳膜,右边的耳膜也破了。”老人一边比画一边说,“当时医疗条件不好,没治好。” 刘维亮的家里,珍藏了很多奖章。得知笔者要来,老人专门让子女提前拿出一部分奖章戴在胸前,拍了一张照片。笔者在他耳边问道:“如果重来一次,您还会选择去当兵吗?”老人没有说话,却重重地点了两下头。 笔者问老人有什么话要对党说,老人说:“我从那段艰难的岁月走过,更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可贵。我经常教育儿女,要爱党爱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