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下岗女工“掘金”养老产业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3-19 11:47来源:沧州日报
下岗女工“掘金”养老产业
——银鹤老年公寓院长刘淑芳的创业故事

本报记者 孙晓卉 本报实习生 王慧
  一次北京之行敲开创业大门
  2005年之前,家住运河区小王庄镇小金庄村的刘淑芳生活轨迹十分简单:工作、照顾老人和孩子。打破这一切的,是刘淑芳所工作的企业破产。当时她已经40多岁,再加之没有任何技能,一时间刘淑芳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就在她为以后的工作生活迷茫之时,一次北京之行,让创业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我去北京看望姑姑,她住在一家不错的养老院,一见面老人就跟我聊起她在这里的幸福生活:吃得好、住得好、玩得更好!”看着姑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刘淑芳感慨万千:自己身边也有很多像姑姑一样的老人,虽然儿女能给老人富足的物质生活,却鲜有时间陪伴在老人身边。“为什么我不办一家养老院呢?一来自己有事可干,二来为身边有需要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刘淑芳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夫妻俩开始筹备起来,考察市场、跑办手续。2007年,两人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又不惜举债近70万元,利用位于村内的一处废弃厂房建养老公寓。那段时间,除了忙活养老公寓的建设外,刘淑芳还要外出宣传、招聘人员。由于长时间奔波,她的右脚患上滑膜炎,至今无法长时间走路。就这样,倾注刘淑芳全部心血的银鹤养老公寓终于建成了。
  从1位老人到28位老人,“三心”管理赢市场
  2007年8月1日,刘淑芳至今忘不了开业当天的情景:“虽然之前做了宣传,可当天只迎来一位老人,而且还是被担架抬来的。”刘淑芳回忆说。
  这位老人姓郑,东光人,因患有肌无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从老人入住的那一天起,刘淑芳便搬去与老人同住。“作为管理者,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熟悉业务,如何带好这个团队。”没有护理经验的刘淑芳开始一点点摸索:每天饮食如何安排、间隔几个小时喂水、按摩、晚上需要上几次厕所。黑白陪伴了半个月,刘淑芳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应对自如。“说实话,养老事业就是个良心买卖,想干好没什么窍门,拼得就是爱心、耐心和细心。”
  今年73岁的崔秀茹是河间人,从2008年就一直在老年公寓生活。“那时老伴儿还在世,记得有一次老伴儿突发脑血栓,刘院长马上打电话通知120,怕我身上的钱不够,又塞给我3000元让我给老伴儿瞧病。她对我们就像是一家人。”崔秀茹激动地说。
  刘淑芳对老人认真负责的态度感染着每一个员工,大家都按照刘淑芳提出的“三心”管理模式,精心照料每一位前来入住的老人,不到5个月时间,从最初的1位老人入住发展到28位老人。
  政府购买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随着入住老人越来越多,15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显得越发拥挤,扩大规模势在必行。可对于开业仅两年多时间的刘淑芳来说,已经拿不出多余的钱,只能将扩建计划搁浅。就在这时,运河区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找到他们,想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让她将运河区敬老中心托管起来。
  有了政府的资金支持,刘淑芳大刀阔斧地开始扩建计划:房屋建设全部采用无障碍人性化设计,从构思、设计、结构、室内房间布局,全部体现了以老人为本的理念。公共设施有两个400平方米的娱乐大厅、100平方米的餐厅以及书画室、棋牌室、卡拉O K、健身康复室和残疾人按摩中心等。院内建起花园、喷泉,安装了健身器材,让老人在优美的环境里安度晚年。不光提升硬件设施,在服务模式上,刘淑芳也在不断改进:专门聘请了高级厨师,为老人搭配合理的膳食营养,聘用专业医生24小时为老人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她还聘请两位多才多艺的副院长不时给老人们表演节目,让老人在精神上得到极大地放松。
  目前,公寓里居住着200多位老人。刘淑芳干出了“名堂”,日前受省民政厅的邀请,去北京参加了“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她的经营模式、管理方法得到了与会许多领导和同仁的高度评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jinribohai521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