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迎二十大·网络安全主题征文|挥出新规利剑,向大数据霸凌说不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7-04 11:08 挥出新规利剑,向大数据霸凌说不 河间市诗经村镇政府 赵玉洁 你有没有发现,手机甚至比自己更“懂”自己。好像有一双无形的耳朵和眼睛,在偷听、偷看你的生活,前脚刚和朋友聊完某样物品或事情,后面打开手机,购物APP、短视频APP等多个软件立即将“私人订制”、“个性推荐”产品向你轮番轰炸;或者你在某个主题的界面停留时间较其他长,那么接下来会被推送看到雷同“爱看”类型的内容,看一眼手机而“一眼万年”。明明你和朋友打开的是同一商品链接,但和对方获得的支付价格却有差别。我们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每个人都被困在了流量的信息茧房中。 算法推荐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对用户来说,算法推荐可以节省时间、快速找到自己喜欢的;对平台来说,算法推荐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谁掌握了算法,好像就掌握了流量,掌握了财富密码。 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提出,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技术没有好坏善恶之分,大数据用得好,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但若精于“算计”,就变成了“热气球上的负重”,负能量满满,限制上升的速度。因此,迫切需要建章立制,促进算法推荐服务向上向善。《规定》的出台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戴上了紧箍咒,倡导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让“算法”不被滥用更不被乱用,同时开通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也给了用户说“不”的权利。 另外,还需要加强行业自律,相关监管部门完善算法监督,为大数据应用装上“安全阀”,让服务提供者在红线范围内行为,修剪“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育”,在平台推荐那些契合法律法规、符合公序良俗、合乎主流价值观诉求的信息,进而保护广大网民的切身利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最大程度造福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