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托管联动监督 解家长后顾之忧
运河区南湖街道人大工委调研学生托管工作
杨杰
9月19日,运河区南湖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涵盖医疗卫生、市场监管、媒体宣传等方面)及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区教文体局安全科、南湖街道安监站工作人员、花园社区负责人成立调研组,对花园小学及周边接送站开展走访调研活动。
调研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接送站管理中存在系列问题,一是接收的学生多,但空间有限,遇到紧急情况,容易产生拥挤;二是食品安全没有切实得到保障,学生的饭菜除了接送站自己做,还可能是外购,没有监管标准;三是消防安全有待提升,存在消防设施不完善、电线和用电设备没有防护措施等问题;四是接送站学生之间、学生家长与接送站之间、学校教师与接送站之间会出现摩擦,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可能造成大的矛盾。
通过与花园小学负责人沟通,调研组了解到完全校内托管受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的限制;校外接送站自主管理又如一盘散沙,问题不断。现阶段,花园学校已经开始积极作为,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和接送站建立了紧密联系。通过群内传达、定期座谈等方式,及时沟通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接送站的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学生之间的交往安全及时调度,避免在接送过程中和接送站内出现安全事故。
调研组成员、运河区市场监管局局长赵元军建议,学校和政府职能部门合作,按照托管机构管理办法,让专业职能部门定标准,不合格则执行惩罚措施;运河区教文体局安全科科长提出,学校已经加强了与社会专业培训机构合作,主要开展应急逃生演习等训练活动,类似的合作模式应该延伸到接送站的安全管理中;运河区人大科教文卫工委主任林桐伟指出,新的接送站管理模式应该不断完善。
调研过程中,组员们了解了学校的难题和困惑,也提出了新建议和新思路。南湖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滨滨表示,将着力搭建学校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的平台,让学校切实找准监督抓手,从而建立起政府职能部门、学校、社会专业机构对接送站的联动监督管理新机制。学校通过日常联络全面掌握接送站管理状况,政府职能部门托管机构管理办法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对不达标的接送站严格执行惩戒措施直至取缔;社会专业培训机构主要针对接送站开展应急逃生演习等专项训练,从而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新型接送站管理模式,为学生在校内外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