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鸽棚里的致富梦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12-30 09:45来源:沧州日报 鸽棚里的致富梦 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任振宇 刘国竞 走进位于黄骅市官庄乡西九女河村村民冯博的肉鸽养殖基地,只见一排排鸽笼内,几千只鸽子正在进食,场面壮观极了。 “这些鸽子就是我的事业。”冯博笑着说,言语中满是骄傲。 冯博今年32岁,按理说,这个年纪少有人愿意主动投身养殖业。但冯博,对养鸽子却别有一番热情。 “小时候,俺家里就养鸽子。那时,俺老和鸽子玩,算是一种童年记忆。2016年,俺和同学聊天,正巧他就养鸽子。这不,我就又去北京、河南考察了市场,养殖效益还不小呢。”冯博说,在这之前,他经常在外面跑业务,一个月在家也呆不了两三天。“一个是自己喜欢,一个是守家待地,投了30万块钱,进了300对种鸽就养起来了。” 没想到,春天引进后,当年冬天,就遭到了一次严重打击。 “俺就观察着,刚出壳的小鸽子都挺好,等到喂了20多天,还差个十天八天就要出笼时,鸽子就开始犯病了,到最后死亡率超过了80%。”现在聊起来,冯博还是心疼得不得了,“心疼鸽子,也心疼钱,那一阵子,每天都有鸽子死去。” 又搭饲料又搭工夫,眼瞅着要看到回头钱了,鸽子却死了,这对冯博而言,犹如晴天霹雳。“那30万元,也是我们两口子这些年的积蓄,全都要赔进去了。”到最后,夫妻俩谁进鸽棚都怵头。 心里虽然打怵,可冯博的脚步一刻没歇。从网上买书自学,请教经验丰富的兽医,边琢磨边试验……终于搞清了病症,找到了对症良方。 养殖走上正轨,冯博从鸽子爱好者慢慢成长为养鸽专家。 这几年,他一边将规模扩大,一边又寻找起销路。他的鸽子不只走向周边饭店,还“飞”到北京、廊坊等地的餐桌。 “前两年干得还不错。每天站不下脚,除了喂鸽就是送货,也没空想其他的。”那段时间,冯博满面春风。 哪知道,今年春节过后,第二次重击悄然降临。 “因为疫情,收货的进不来,送货的出不去。那段日子,别提有多着急了。”冯博急得不行,“鸽子要是卖不出去,这一天光喂食就要1400元,一个月光这项成本就得搭进去4万多元。要一直这么下去,可就要命了。” 可干等着也没用,闲下来的时间,冯博没少开动脑筋。这不,就有了办法——“线下的走不成,走线上的试试?” 他把鸽子送到代加工处,做成卤鸽、熏鸽、炖鸽、烤鸽,又在朋友圈里“吆喝”得热闹。没成想,这一试,倒试出了出路。因为品质好、价格优惠,他的鸽子受到了周边住户的欢迎,每天都剩不下。今年中秋节前后,仅用了6天,他就卖了3000只乳鸽。 “不能让困难难倒,多想想办法,说不定就有出路了。”这些年,冯博已积累丰富经验。 现在,冯博的肉鸽养殖规模达到近6000只,虽然受疫情影响,今年收益也得有十五六万元。冯博的小鸽子,真正成了实现致富梦想的“金鸽子”。 “通过今年的积累,我发现烤乳鸽的半成品卖得挺好。接下来俺就要自己加工了,现在手续办得差不多了。之前一门心思走线下,但老受商贩制约。现在自己摸索出了线上途径,等于把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里。总之,想法很多,一步步实现吧。”对于未来的发展,冯博思路越来越清晰。
文章分类:
脱贫攻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