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用砂不见砂 有尘不见尘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10-16 11:40来源:沧州日报

 用砂不见砂 有尘不见尘   

——看泊头市寺门村镇如何推进铸造产业整改提升  

本报记者 刘杰 本报通讯员 任征亮

即使白天,泊头市寺门村镇的隆盛德铸造有限公司车间内的电炉也是热的。镇上主管环保工作的人大主席王刚说,白天电价是晚上的一倍多,白天开电炉生产的都是产品附加值高、效益好的企业。  

“现在效益比两年前提高了30%。”在厂区负责人冯硕看来,如今的市场红利,主要得益于政府推动的铸造产业整改提升行动。  

冯硕介绍,按照整改提升要求,他们把车间修整一新,引进系列清洁和新型生产线,不仅提高了铸件产品质量,还极大减少污染,实现了“用砂不见砂、有尘不见尘”。同时,加大厂区容貌环境整治,栽种花草树木,一到春天,整个厂区绿意盎然,充满生机。通过整改提升,隆盛德不再因为停产急得“焦头烂额”,反而成功“牵手”欧盟企业,活力更胜当初。  

这只是寺门村镇铸造产业整改提升的一个缩影。2018年,寺门村镇贯彻落实泊头市委、市政府铸造产业整改提升“1号工程”要求,开启了一场以“绿色铸造”为主题的转型变革,整改以“高标准建设一批、改造升级提高一批、多种形式整合一批、取缔淘汰退出一批”为引领,剑指全镇161家铸造企业。  

寺门村镇是泊头铸造企业最多的乡镇,许多企业工艺装备落后、生产环境恶劣,无疑这次整改任务很艰巨。面对要求高、时间紧等重重压力,镇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稳扎稳打、攻坚克难。“许多家庭是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在做铸造,他们有很深的铸造情结。”王刚记得,来交排污许可证的人们都是哭着走的。“为了环境持续向好,即使让他们哭着走,整改工作也要继续开展下去。”寺门村镇党委班子把企业负责人请来,不厌其烦地解释政策,讲整改不是不让企业干,而是让企业规范生产,帮助企业算清环保账和投入发展账,打消企业不想整改和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阵痛之后,许多企业负责人清醒意识到,自己企业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好机制出效率,最终,寺门村镇在泊头市率先拆除第一座冲天炉,创造了3天拆除40座冲天炉、15天完成80家退出企业“一断两清”的寺门村速度。  

对剩下81家有整改意向的企业,镇里推行“小团组”“保姆式”跟踪服务,确保每个企业都有一名班子成员、一名包村干部专门负责。每周一调度,逐个企业分析研判进展缓慢原因,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寺门村镇还邀请中铸协、省铸协、西漳环保、中机三院、中绿实业等专家开展培训、走访企业,帮助企业精准制订整改方案;先后15次组织企业负责人到亚奇、利盛等泊头标杆企业观摩学习,开拓眼界;分两批培树利盛、鑫盾、宏发、领汇兴等20家乡镇标杆企业,在政策、信息等方面优先支持。  

干事创业激情涌动,整改提升硕金石。成事兴业,实干为要。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要始终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敢于创先争优。对于确定的重大部署、重大项目、重大举措等,要一项一项地推进,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解决。不仅要争着干、比着干,还要干得好、干成事。各级干部每个工作日都要干满勤、干满点,集中精力推进工作。要倡导一线工作法,做到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既要“挂帅”又要“出征”,果累累。近年来,寺门村镇铸造企业共投资7.5亿元,新建、改扩建厂房30万平方米,新上流水线46条,新上砂处理设备56台(套),新上节能环保电炉139台(套),购进各类设备1400台(套)。通过整改,企业产业工艺大大改进,装备水平明显提升,16家企业获评“河北省绿色铸造企业”。其中,恒盛、隆盛德公司代表泊头迎接沧州及全国各地的观摩活动180余轮5000余人次,均受到好评,寺门村镇正以崭新面貌步入绿色铸造时代。因整改提升成绩突出,寺门村镇获评沧州市“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十佳集体荣誉称号。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