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白玉霄)15日上午,位于大运河畔的清风楼里,“文化八仙桌”系列访谈三周年活动正在举行,来自全市各界的文化爱好者汇集于此,一起把脉区域文化发展。
2015年7月,《沧州日报》推出“文化八仙桌”系列访谈活动,活动利用周末隔周举办一期,采用“版面+”的创新模式,让严肃的文化走出书斋,同时与《沧州日报》“人文周刊”的同名专栏互动,借助微信平台、网上直播等新媒体广为传播,为沧州文脉的梳理以及区域文化的推广作出贡献。
三年来,访谈活动已举办了72期,并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国家级媒体的支持与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国家级媒体,先后刊发文章,专题报道了沧州的“文化八仙桌”访谈活动和创新实践;2017年11月,访谈活动被确定为全市首批“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干细胞’示范点”;策划的第68期《一脉活水话新运》访谈中,央视摄制组全程录制;随后的第69期《中西汇通张锡纯》访谈又吸引来美国友人的专程到访。
“访谈活动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我认为源于灵活的形式,访谈活动根据每期探讨文化主题的不同,邀请不同的主讲嘉宾,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方式‘聊’出来,使得人们更觉亲切、更易接受。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党报优势,做好文化融合、提升、推广工作,把‘文化八仙桌’打造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和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八仙桌”策划团队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