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快递 农民喜增收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8-19 14:52来源:沧州日报 提示:近日,我市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邮政业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到2022年,我市邮政快递服务乡乡有局所(网点)、快递网点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电商优势,进一步加大电商扶持农产品发展的力度,以及对农民增收就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减少网购农产品二次包装,鼓励电子商务平台引导消费者使用绿色包装或减量包装 村村通快递 农民喜增收 ——《关于推进邮政业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解读 本报记者 王汝汀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农村现代寄递物流网 重点建设县、乡、村三级现代寄递物流网络。推动城乡寄递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邮政、快递、供销企业新扩建县级处理中心和快件中转集散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县整合邮政、商贸、农业、交通、供销等资源,建设县域电商公共仓储设施或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 实施“邮政在乡”“快递下乡”换挡升级工程。推进乡镇邮政局所、快递网点标准化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乡镇网点服务能力。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在特色村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销量较大的建制村设立邮件快件揽收点。支持县乡客货运站场根据需要设立邮政快递作业设施,拓展邮政快递中转及收投服务,实现节点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推广农村客车代运邮件快件,支持发展农村邮件快件货运班线以及共同配送、循环配送等模式,提高农村物流组织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在农产品产地和部分田头市场建设预冷、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建立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全程冷链快递物流体系。做好冷链物流仓储体系的疫情防控工作,建立相关数据库,确保全流程可监控、可溯源。 开展快递兴农行动,推进邮政业与现代农业体系融合发展 助力特色农产品“上行”。支持邮政、供销、快递企业联合其他涉农主体积极参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建设,加强仓储物流基地建设,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产品集群,打造邮政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发展特色产业,继续实施“一县一品”示范工程,鼓励邮政、快递企业树立农业品牌意识,推广“寄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模式,高质量推动沧州枣制品、杂粮、鸭梨、司马庄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 支持县域水果、蔬菜、水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寄递。开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直接对接,就近销售寄递本地农产品,支持邮政、供销、快递企业对农产品分等分级,制定发布农特产品电商寄递服务标准,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鼓励邮政、供销、快递企业提供农业智能化服务,建立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流通、销售和技术等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助推智慧农业发展。 推进绿色安全寄递,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促进农村寄递绿色发展。积极推广应用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新型寄递产品材料。落实绿色包装,减量包装标准,鼓励对农产品包裹使用环保胶带,着力减少封装胶带使用量。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逐步减少网购农产品二次包装。鼓励电子商务平台引导消费者使用绿色包装或减量包装。淘汰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着力减轻农村环境负担。大力推广循环中转袋(箱)、循环快递盒、环保袋、环保填充物等物料设备,推行减量化、复用化的农产品包装材料。 促进农民创新创业,助力精准脱贫 开展农民就业创业扶持行动。支持邮政、供销、快递企业采取组建农产品电商营销团队等形式,参与特色农产品项目孵化,服务产销对接,扩大农村就业。鼓励快递企业吸纳农民就近就业,帮扶员工返乡参与农村快递网点建设,发展乡村快递员队伍,保障工资及时足额发放。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为农民开展电商及快递培训,传授实务、培养技能、分享经验,提升农民网络营销能力,培育当地电商快递致富带头人。 在贫困地区优先加强邮政网点、危旧邮政局所改造,加大运输投递车辆投入,鼓励邮政企业利用自有农村电商平台,实现对贫困县、贫困村全覆盖。加强贫困地区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同电商平台扶贫合作,引导规模快递企业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在定点扶贫地区实施扶贫项目、结对帮扶、捐赠款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