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在封土上的珍宝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6-09 10:24来源:沧州日报 遗失在封土上的珍宝 ——西汉错金豹镇 深夜,万籁俱静,无月亦无云。在田野中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土洞,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不一会儿,一个黑影从里面钻了出来,抓着一个包袱,警惕地张望。突然,不远处传来了一阵犬吠,黑影一惊,急匆匆地跑走了。他没有注意到,包袱中掉落一件金光闪闪的东西……日升月落,这件东西逐渐被泥土封藏,无人发现,也无人知晓那一夜发生的事情。直到1968年,献县开挖南排河时,这件器物被一位牧羊人发现,并上交国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沧博珍宝——国家一级文物西汉错金豹镇。 这件器物为席镇。魏晋之前古人席地而坐,在起身落座时为防止席子卷曲,都会在四角放置席镇。此镇铜质错金豹形,卧于圆座上,头微抬起,双目前视,两耳竖直,四肢弯曲,体态呈“S”形。周身饰错金卷草花纹,圆座饰错金锯齿纹,全身纹饰皆为错金镶嵌,造型生动逼真、奢华精致,显示出了墓主人生前高贵的身份和地位。 据考证,豹镇主人贯公,被当时的河间献王刘德聘为博士,对先秦古书《左传》加以发掘整理。在当时,用以诠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大行其道、难分伯仲,然而,经由贯公父子的“传经”活动,《左传》愈发得到学界认可,研究队伍也愈发庞大,最终跃居《公羊传》《谷梁传》之前,成为备受尊崇的儒家经典。 可想而知,当年贯公在搜集整理研究《左传》之时,正是由这件错金豹镇压席相伴,它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接续,浸染着两千年来的文华文气。如今,错金豹镇陈列在沧州博物馆“沧海之州——沧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里。它前视的双眼,好像要看透那千年历史的迷雾,又似在呼唤寻找被盗墓者带走的“亲人”的下落。 文物是历史不可替代的象征与见证,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珍贵的历史记忆。 张亚君
文章分类:
文体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