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家长分享“智慧锦囊”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5-20 11:06来源:沧州晚报 运河区水月寺小学举行线上家长培训会 6位家长分享“智慧锦囊” 本报记者 陈燕 5月11日,运河区水月寺小学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活动——“好妈妈、好孩子、好家庭”线上家长培训会。 这场线上家长培训会采用访谈的形式,由校长文洁担任访谈人,与各年级推选出来的6位优秀家长代表,就“母亲角色的定位”“疫情期间孩子的教育”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交流与探讨。学校全体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了现场视频。 活动中,6位家长代表畅谈了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还分享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智慧锦囊”。 教育观点大碰撞 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主张‘男主外,女主内’,说明母亲在家庭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您是怎么理解母亲这个角色的?”面对这个话题,苑馨之妈妈主张,作为母亲,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生活中,苑馨之妈妈努力做好孩子的榜样。每天早起,她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开启崭新的一天,为的是带动孩子一起积极地迎接新一天的学习生活。为了照顾好孩子的一日三餐,原本不会做饭的她,还学会了烹饪各种美食。 苑馨之妈妈说,不是说父母是唯一一个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的职业吗?那我们只有努力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了。 吕姝宪的妈妈是一位“全职妈妈”,虽然不用外出工作,但她并不觉得轻松。她认为,身为母亲,不仅要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在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她也总结了一些育儿心得。比如,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情绪烦躁的时候,她会陪孩子听听音乐,或者是带她做做家务,用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做到有效的陪伴 “虽然你和孩子待在一起,但是你在看手机,孩子在玩平板电脑,或是看电视,这不是真正的陪伴。”刘思羽妈妈说,陪伴不只是家长和孩子待在一个空间里,还要有亲情的交流,要做到有效的陪伴。 她经常会陪孩子一起读书、下围棋、玩拼图等。她觉得这种有互动、有交流的陪伴才是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有利的。 何书妤妈妈也非常重视对孩子的陪伴。她常和孩子一起做运动、做科学实验。看到孩子开心,她也很欣慰。 赵一诺妈妈则和孩子约定,孩子每天都可以选择一项亲子活动——做手工、画画,或者做美食。她说,孩子特别喜欢这些亲子活动。家长的陪伴,就像一种鼓励,一种支持,她和孩子都从中收获了很多快乐。 善于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苑馨之妈妈把平时对女儿的教育归纳为“尊重老人、助人为乐、以身作则”,但她并不是简单地要求女儿该怎样做,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动女儿。 她对待婆婆像自己的亲生母亲,看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就及时地伸出援手……在她的影响下,女儿懂得了尊重老人,学会了助人为乐。 前不久,女儿又给了她一个惊喜——学会了蒸米饭。蒸米饭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有的孩子早就会做了,但在她眼里,这就是女儿的成长和进步。 她说,我们家长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较,要善于看到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和进步。 这段时间,赵一诺妈妈发现孩子更自律了,刘思羽妈妈看到孩子的字写得更漂亮了,何书妤妈妈发现孩子在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孩子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都让家长欣喜无比。 家庭教育的“智慧锦囊” 孩子居家学习,最考验的是孩子自我约束、自主学习等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了引导孩子养成这些好习惯,家长们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用心想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智慧锦囊”。 锦囊一:准备一个小小“备忘录”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家长们都陆续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了,但是孩子们还要继续居家学习。家长不在身边监督了,孩子们还能好好地上网课、写作业吗?怎样才能让孩子自主学习呢?刘思羽妈妈想到一个办法——夸孩子,夸她是个自律的好孩子,促使孩子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刘思羽妈妈笑着说:“我女儿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得自律’!” 每天晚上,她都会和女儿一起列一张表,约定好第二天要做哪些事情、几点完成等,并把它们一条条地写好,等到第二天,每完成一条就在后面打一个对勾。这张表就像一个小“备忘录”。 刘思羽妈妈说:“每天早上,我女儿不想起床的时候,一想到这张表上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就会马上起身,嘴上说着‘我得自律’!” 锦囊二:用美食吸引孩子早起 孩子赖床,家长该怎么办?吕姝宪妈妈想到一个“小妙招”——用美食来诱惑孩子早起。她总是把早餐做得非常丰富,让孩子充满期待。 精心准备的早餐给孩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也传递着家长对孩子的爱。带着这份浓浓的爱,孩子怎会不努力向前呢? 锦囊三:让孩子自己朝着目标走 何书妤妈妈坦言,她休假在家陪孩子上网课期间,孩子的自觉性不强,学习效果也不太好。可是当她上班以后,孩子自己上网课时却更自觉,也更用功了。 一开始,她每天上班前都会向孩子交代清楚几点上网课、几点提交作业,并提醒孩子一定要认真检查好了再提交,遇到不会做的可以问老师……但没过几天她就发现,这些都不用她操心了,“不用我多说,孩子自己就在朝着目标走了”。 何书妤妈妈深深地感受到了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她说,在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家长可以多一些引导,多一些叮嘱,但是渐渐地,家长就要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 锦囊四:和孩子做“同学”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李成杰的妈妈没有上班,而是在家和孩子做起了“同学”。孩子学习,她就在一旁看书;孩子做题,她也跟着一起做。为此,她特意借来一本旧课本。 孩子在这头做课本上的题,她就在另一头做。做完题,她会和孩子对一下答案。她还会和孩子一起观看网上的试题讲解视频。 虽然有时她做得还不如孩子,但是有了她的陪伴,孩子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居家学习的方式。等她复工时,孩子自己也能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了。 在访谈过程中,该校校长文洁也分享了一个家庭教育的“智慧锦囊”。当孩子和家长的意见不统一时,我们可以这样做:最终目标由家长来定,达到目标的方式由孩子自己选择。 她举例说,比如写作业,目标当然是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但什么时间完成可以让孩子自己安排。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会觉得自己有了选择权,而不是被迫的。这样一来,教育效果就会非常好。 文洁校长说:“孩子们在网上学习有一段时间了,我们了解到,有些孩子进步了,可是有些孩子却退步了,甚至有的还产生了一些亲子矛盾。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让优秀家长现身说法的方式,提高全体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 她提醒家长们,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和引导,“我们要耐着性子,努力做好孩子的领跑者、引路者,不仅要让孩子在学习上有进步,还要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