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白衣天使成贫困户的贴心人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5-15 11:23来源:沧州日报

献县中医院精准扶贫“一户一策”   

白衣天使成贫困户的贴心人

本报记者 周红红 杨金丽 本报通讯员 付子爱 张华  

受武汉抗疫经验的启发,献县中医院实行精准扶贫“一户一策”的方法,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逐户制定具体帮扶措施,精准发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户的生活现状,受到村民们的称赞。  

5月9日,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来到献县商林乡水牛店村、礼村、南宗村,走进10多个贫困户家中采访。这些贫困户,或正在修缮房屋,或刚刚重修一新,每个家庭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子朝气。  

在水牛店村,村民邢满仓正和建筑工人们在自家房子里干得热火朝天。“房子这就装修好了,真漂亮!”他禁不住啧啧赞叹。邢满仓家3口人,他有慢性病,妻子智障,儿子6岁,一家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16年国家实行精准扶贫政策,献县中医院定点帮扶他家后,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人均年收入6000余元,2017年脱贫。今年4月初,定点帮扶责任人、献县中医院院长高爱民来到他家,看到院子里乱糟糟堆放的破烂和快要塌了的房顶后,当即表示,一定要想办法,帮他把房子修好。当时,邢满仓也正为此发愁。尽管已经脱贫,但修缮房屋这样的大事,自己还是承受不起。几天后,献县中医院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戴朝威带着建筑队来到他家,换房顶、粉刷墙面、换门窗、包墙角……虽然还在施工中,但面貌已焕然一新。  

“没有献县中医院,我们根本不敢想能住新房!”邢满仓说。他也向扶贫工作队保证,房子修好后,一定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把家收拾干净,再也不乱堆乱放了。  

从2016年开始,献县中医院为全县所有贫困人员共计12583人发放精准扶贫优惠卡,贫困人员在献县中医院门诊就医免挂号费,各种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等减免50%,累计减免3850人次,费用294486元。献县中医院定点精准扶贫商林乡的3个贫困村50个贫困户。4年来,他们捐资246340元修路;拿出68564元购买树苗用于村庄绿化,改善了3个村的村容村貌。对贫困户,他们采取扶贫责任人与贫困户对接的方式,每个中层以上人员定点帮扶一个贫困户,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享受国家扶贫政策、提高收入,使他们全部脱贫。  

年初,献县中医院承担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任。4月初,在取得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后,受抗疫经验的启发,医院领导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一户一策”的方法,即一户一帮扶责任人、一户一团队、一户一方案。一户一个责任人就是每户确定一个科室主任或护士长作为帮扶责任人;一户一团队,就是每户确定一个科室,科室所有人员集中帮扶,发挥团队的力量;一户一方案就是根据每户实际情况,确定帮扶方案。  

“疫情面前,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派出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卓有成效,我们想,是否也可以借鉴到扶贫工作中。”献县中医院院长高爱民说,虽然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但他们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后续的关注和帮扶如果跟不上,极有可能再度返贫。  

4月15日,中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举行精准扶贫“一户一策”捐款仪式,为贫困户捐款110400元,医院投入同等数额资金,共计220800元,用于贫困户最需要帮扶的地方,如:修补房顶、翻盖院墙、修建厕所、更换门窗。还包括添置橱柜、桌椅、燃气灶、炊具、被褥、炕席等生活用品。  

王会生家的厕所坏了,因为没有手机,和在外上大学的女儿联系不上。他们不仅帮他家建起厕所,买了手机,每个月定期交话费,还在修缮房子时,特意把房间分隔开,方便王会生的女儿回来居住。礼村贫困户曲凤明家的院墙倒了,房子里黑乎乎的,门窗坏了,院子里到处是垃圾。他们就帮着建起院墙、粉刷房子、安上新门窗,每周还组织医护人员来打扫卫生。南宗村的一位老汉养鸽子、鸡、鸭等,长期人畜混居,环境脏、乱、差。他们帮着建起鸽子房、鸡窝,粉刷房子,打扫卫生,彻底改变了这个孤老汉的生活。  

走在村子里,常常和一群白衣天使不期而遇。一问,他们原来是去贫困户家的。“我们每周都来,帮着打扫卫生,再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事情。”手术室主任陈汝东说。  

在礼村贫困户曲凤辉家,肾内科主任王红润正带着科室成员们蹲在地上用砖头墁地。“房子刷白了,厕所也修好了,我想着昨天刚下过雨,今天正好可以墁地。”王红润说,那双抢救病人的手,此时正拿着砖头、沾满泥土。  

一次次走进贫困户家中,让他们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看到原来的房子焕然一新,他们又想着为贫困户们添置衣柜、碗橱等家具。入户调查时,礼村的魏吉占连忙摆手:“这样已经很好了,不能再让你们费心了。在外打工的女儿听说家里的房子修好后特别高兴,说各种家具全都换新的,这个钱她来出!”  

搬进翻修一新的房子那天,贫困户柴际堂在院子里升起一面国旗。他告诉两个孩子:“你们一定要记住,咱们家能脱贫、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都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是中医院帮扶人真心实意为咱们着想呀!”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