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头盔成抢手货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5-15 11:12来源:沧州日报 提示:前不久,公安部交管局下发通知,自6月1日起,将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其中,要求电动车驾驶人佩戴头盔。随着新规执行日期的临近,很多市民开始选购头盔,一些商家也嗅到了商机,积极备货销售。 “一盔一带”新规将实施 电动自行车头盔成抢手货 本报记者 胡学敏 1、购买头盔成时髦 “听说意外发生时,安全的头盔可以防止85%的头部伤害,不戴头盔的骑行者头部损伤几率是戴头盔的2.5倍。”昨天,市民赵岩将自己看好的几款头盔发到好友群里,询问大家购买意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团购。 头盔买四季款,还是夏季款?什么价格合适?在哪里能买到?……连日来,随着“一盔一带”(“盔”是指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带”则是汽车行驶使用的安全带)新规在朋友圈被广泛转发,选购电动自行车头盔成为很多市民热议的话题。有市民说,家里有三辆电动自行车,算上坐电动自行车的孩子,家里要买四五顶头盔。 “头盔是为了自己安全,戴肯定比不戴好。”市民樊静说,她平时都是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早在新规出来之前,她就有买头盔的想法,新规促成了想法的实施。和樊静有同样想法的市民很多,新规让大家重视起平时忽略的安全问题。不管是从网上订购,还是去实体店选购,有电动自行车的市民都开始了买头盔行动。在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市民提着几顶头盔回家。 前天,北京路一栋写字楼的电梯里,一家公司十多名员工分别抱着头盔进电梯。一位员工说,他们公司骑电动自行车上班的人比较多,眼看“一盔一带”新规执行日期近了,大家一商量,就在网上团购了一批头盔。 在市区各大路口,以前几乎见不到骑电动自行车戴头盔的市民。现在,越来越多市民自觉戴头盔骑电动自行车,还给坐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孩子佩戴了儿童头盔。 2、商家备货抢商机 市民积极选购头盔的需求让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机。在永济西路的一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已经摆上了一排排头盔。另外两家店内,虽然没有头盔,但是店主表示,货已经在路上,再过两天就能到。在悦港城一层和负一层,有两家店新上了头盔,不少市民前来选购。 “最近有很多人来买头盔,说是6月1日起骑电动车必须戴,但是店里以前真没有。”黄河路一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店主说,看到头盔需求挺大,他前天赶紧联系厂家订了一批货,但是因为新规带来的需求太大,厂家订单多,得过几天才能到货。 不仅商场、电动车专卖店、电动车修理摊陆续上架头盔,很多小商贩也积极寻求货源,进来头盔,在行人较多的路段叫卖。前天,记者在署西街就看到5个摆摊卖头盔的商贩,每个摊位前都有行人选购。“看到‘一盔一带’的新规后,我们就联系厂家进货,但是物流太慢,我们干脆自己开车从唐山的厂家拉回来的,价格比网上便宜。”一位商贩说,这些日子每天都能卖几十顶头盔。 除了实体店和路边销售头盔的,在微信朋友圈、购物群、直播平台,也有很多人开始销售头盔。有的是预订,有的是现货销售,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头围选购。 3、确保安全是关键 头盔对于电动自行车骑行者来说,相当于机动车驾驶员所系的安全带,是人遇到危险后的最后一道防线。记者走访市场看到,电动自行车头盔有冬盔、夏盔、儿童盔等。除了季节和型号上的区分,头盔材质也各不相同,价格也有差异。大部分头盔在25元到上百元不等。有的头盔看起来轻薄,仅售18元,但没有商标,有的头盔售价六七十元,有商标和国家标准认证,卖家称是工程塑料制作,抗摔。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头盔是安全的?采访中,不少市民有些迷茫。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李大刚表示,摩托车头盔是有国家标准的,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C认证。达到3C认证标准的摩托车头盔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是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的。不过,电动自行车头盔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是按企业标准生产的。如果企业把标准制定得比较低或者粗制滥造,那生产出来的头盔就可能起不到保护作用。 此外,单纯从头盔材质的厚薄或者重量的大小去判断一个头盔质量好坏,是不科学的。在目前电动自行车头盔还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建议消费者购买知名品牌头盔或者购买摩托车标准头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