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举手之劳的事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5-01 10:15来源:沧州晚报

20年来,说不清有多少陌生人获得过耿言的帮助。在他的小店里,有人要给车充气,有人要借工具,有人需要给车加水……只要有需要,他都会伸手相帮,且全部免费。他说——   

举手之劳的事  

  本报记者 杨玉霞 本报通讯员 左大中  

“耿师傅,对不起啊,现在才把扳手还回来。”  

“我说找不到呢,原来是你拿走啦——我把这事忘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两人多熟悉呢。  

其实,这两人素不相识,借走东西的是一位过路司机,借出东西的是马路边一家门店的主人耿言。   

 “谁也有遇到麻烦的时候”

在106国道献县段,原收费站北面路西、冯村铺村东北角,有一家叫“耿言车业”的门店。这家门店主营电动车、电动三轮的销售和维修,生意特别红火。
  店主是39岁的耿言,献县乐寿镇耿庄村人。
  他在此经商20年,帮助过1000多个陌生车主。“耿言车业”也成为106国道上被众多车主记住的“温馨小屋”。
  耿言长得高高瘦瘦,每天总是乐呵呵的,让人一见就倍感亲切。
  前几天,一位河南口音的男子开了一台大型农机车停到他的店前,男子送还一个扳手并不好意思地说着道歉的话。懵懂的耿言问了几句才恍然大悟,记起前段时间的事。原来这位河南司机在半个月前的一个早晨,跑到他的门店里,说借用一下扳手。
  面对陌生人,耿言没有丝毫犹豫,没要押金,爽快地让那人挑了扳手拿走了。
  等到傍晚耿言需要扳手修理摩托车时,才想起那个外地人没有送回扳手。
  “也许人家走得匆忙给忘了。”扳手值不了几十块钱,耿言又买了几把,就把这事儿放下了。
  没想到,过了半个月,那位河南司机送回了扳手,这才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男子说,当时修完车就开走了,走了很远才想起忘了还回扳手。这次又从这儿过,他赶紧给送了回来。
  耿言说,他在这里经商20来年,时常有借扳手、借打气筒的,甚至有借自行车的,不管这些人是周边村民,还是外地人,他都是痛快地出借。
  “出门在外,谁也有遇到麻烦的时候,借给人东西,就等于救急。”耿言笑着说。
  让耿言欣慰的是,20来年,他借出的东西有数千件,从没丢过一件。

  “每分钱都挣得踏实”

“从衡水市的武强县到这儿有30多公里,怎么跑这么远来修车呢?”耿言接过车主的摩托车问。
  “就信得过你。”车主边擦汗边说,“宁可多走几十里,也愿意到你这里来修车。”
  那人说,自己前年在这里修过一次车,耿言的热情态度和公道收费,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他的摩托车又坏了,他是推一段骑一段,半推半骑地走了30多公里路来到耿言的门店的。
  耿言坦诚地说,修车是个良心买卖,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的零件很多,他能不要钱的尽量不要钱,能少要钱的绝不多收一分钱。
  “多年来我坚持多修理,少换零件,虽然挣钱不多,但每分钱都挣得踏实。”耿言憨厚地笑着说。
  前些年,“耿言车业”南面就是106国道献县收费站,后来收费站取消了。
  收费站让耿言的生意红火过几年,但也给他添了很多“麻烦”。
  经常有大型货车抛锚,司机来找他,耿言修不了大货车,但总是热心地跑前跑后帮忙。
  免费充气、借个扳手、帮车主拖车……耿言从没厌烦过。
  “出门在外,谁也难免遇到困难。伸手帮一把,自己心里也觉得挺畅快。”耿言说。

  “别人有困难不帮助,自己良心上过不去”

耿言住在店里,总是经常碰到需要帮助的事。
  那年冬天的一个大雪天,正在睡觉的耿言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接着外面出现嘈杂的人声。
  “出车祸了。”耿言赶紧穿衣服起来,朝外跑去。
  “当时收费站的路面上已经结冰,大车发生了连环相撞,虽然没有伤着人,但几辆车挤在一起,不一会儿后面排起了长龙。”耿言连忙跟交警们一起指挥交通,用铁锨铲积雪和积冰,疏通道路。
  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道路才被疏通开。耿言的衣服和鞋子都被泡湿了,手上磨起了血泡,手脚冻得都没了知觉。“虽然没有人让我帮忙,但看到别人有了困难不帮忙,自己从良心上过不去。”耿言说。
  20年来,耿言说不清门前国道上出过多少车祸,但他从没有躲避过,每次都会冲上去救助伤者。“不怕被讹上吗?”有人问耿言。
  “哪有这样的人啊,这些年,我从没被讹上过一次。我们周围还是好人多啊。”耿言说。

  “都是举手之劳的事”

“师傅,车没油了,能借个油壶去买点油吗?”前几天,一位货车司机来到耿言的门市求助。他从山东拉水果过来,车没油了。
  “你骑我的电动车去吧,骑电动车还快点。”耿言不但借出油壶,还给司机推了一辆电动车过来。
  货车司机把油买来,感动得不知说啥好,从车上拿来几个苹果表示感谢。
  “师傅,车胎破了,给补上吧。”这天半夜,耿言睡得正香时,有人来砸门。
  原来,一位着急赶夜路的电三轮车主来求助。他的三轮车车胎破了,正着急时,看到耿言门市前的灯亮着,就半夜来砸门了。
  这些夜半求助的事,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20年来,不知有多少陌生车主经过“耿言车业”时前来求助,有的需要充气,有的需要加水,有的需要借走工具,耿言从不收钱,也不要押金。
  “差不多每隔个三五天就有人求助,我能帮忙就帮忙,绝不袖手旁观。”耿言说。
  有时赶上天气不好,下大雨或下雪天不方便行路,会有一些司机跑到耿言的门店里避雨避雪,耿言不但不烦,还会给路人倒杯热水,热心地聊聊天。久而久之,他的门店被过路司机亲切地称为“温馨小屋”。
  受助者来自各地,“温馨小屋”的名气也不胫而走。
  多年来,无论他维修摩托、电动车,还是经销电动车,都与人为善,从不坑人骗人。他的人品在周边村庄更是有口皆碑。
  “耿言哥对别人热心,对家里人也是没说的。他就是我们大家庭的顶梁柱。”跟着耿言一起经营生意的耿广伟感激地说。
  耿庄村党支部书记耿书兴说:“耿言这个小伙子能干、孝顺、有善心,村里没有人不夸他。”
  “其实也没做啥,都是举手之劳的事。”耿言笑笑说,“出门在外,谁没有遇到过难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