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40年
孟令伟
屈指一数,向报刊投稿已有40年的时间了。40年间,传稿的形式日新月异,见证了社会的发展。
1978年,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我将这个喜讯写成了一篇记叙文,讲述了我们一家人的喜悦心情。
当时,我们的学校订有一份《中国少年报》。报上有一栏目在征文。老师将我的这篇文章推荐给了《中国少年报》的编辑。
我用尺子在白纸上打上方格,将作文抄写工整后,装入信封寄出。由于当时物质匮乏,我连投稿的方格纸都买不到。
1988年,我高中毕业了,在一家油棉厂当棉检员。我平时爱写写画画,也不断给报纸或刊物投稿。厂长发现了我的特长,就让我进入一个记者培训班学习。
半年的学习,我对写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写了大量的稿件。那时有了方格纸,我把稿抄到方格纸上,寄到报社。
1999年,我被盐山公安交通警察大队聘为资料员。这时投稿可以发传真了。我把稿子用电脑打印出来,用传真机直接传到报社编辑部。
2008年后,稿件可以用邮箱传送了。我把稿子在电脑上打完后,直接传到编辑的邮箱里。
现在,我在手机上就可以写稿,随时随地把稿子传到编辑手中。
过去发个新闻图片,都是用相机照下来,洗出片,再寄到报社。由于图片需几天才能寄到,即使被采用,也缺少了时效性。现在,我用手机拍新闻照片,几分钟就可传到编辑手中。
传输设备与时俱进,大大提高了我的稿件的刊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