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4
七夕又称乞巧节,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洗发染甲、晾晒书籍、祈祷姻缘等七夕传统民俗你了解多少?一起穿越回古代看看吧!
2022-08-03
海报制作:安宁 新华社天津8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又是一年七夕时,牛郎织女鹊桥会。七夕即至,如何在夜空中寻找牛郎星、织女星,感受这段跨越千年、生死不渝的浪漫爱情故事?漫画制作:胡彦竹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牛郎星与织女星的称呼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就已经出现,诗中,牛郎被称为“牵牛”,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这是一个很...
2022-07-30
记者7月29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银行定于2022年8月7日发行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8枚,其中金质纪念币4枚,银质纪念币24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该套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装饰圭表造型,衬以桃花、麦穗、稻穗、梅花等组合设计,背面图案则各有特色。一起来欣赏精美纪念币吧。图片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该套金银纪念币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总...
2022-07-26
就在今天7月26日将迎来“三伏天”中的二伏今年“三伏”将持续40天7月16日至7月25日为头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8月15日至8月24日为末伏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在咱河北家家户户都要吃面条可是为啥一入二伏就要吃面呢?二伏为啥要吃面1、伏天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能量的需求增多。而入伏后,正是麦子丰收的季节,用新小麦做成的面食富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可以为人体提供充...
2022-07-23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前后,衣裳溻透”大暑时节正值三伏天的中伏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节令长江中下游等地迎来伏旱期华南西部地区雨水雷暴频繁农谚有云“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期间喜温作物生长快此时也迎来了早稻抢收与晚稻抢插的“双抢”关键时期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濡三候大雨时行《月令七十二集解》中记载:“大...
2022-07-07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前后大众该如何养生? 养生保健专家提醒,天气炎热时人容易情绪激动、烦躁不安、心烦意乱、困倦乏力,而这易伤及人的脏腑。大家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要戒躁戒怒,保持心平气和,心情舒畅,让神经系统处于宁静祥和的状态,确保身心机能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的传统养生原则。 在日常餐饮方面最好以清淡...
2022-07-07
当晚风徐来,举目看夜空星光点点,侧耳静听蝉鸣蛙叫,一起品味这夏日生活的美好。
2022-07-07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盛夏登场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开始了小暑之后就是大暑,农谚曰:“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形象地说明了小暑节气气温之高。令人谈热色变的“三伏天”,也会在小暑期间到来。“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随着雨水的增多,温度的升高,扑面而来的是热度与湿气交织的夏日闷热感、潮湿感。尽管天地间开始了一浪强过一浪的热,但勤劳的农人...
2022-07-06
新华社天津7月6日电(记者 周润健)7月7日将迎来小暑节气,此时节,有一个特别的节点,就是入伏。入伏后,潮湿闷热的天气让人总感到身上黏黏糊糊的,很不舒服。在古代,没有电扇、空调等制冷设备,古人们是如何描述暑热?又是如何表达消暑纳凉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暑诗词,寻一寻答案。海报制作:方金洋 虽然只是个“小”字,但跟“暑”组合,就意味着躲不开的炎热。 在唐代诗人王维眼中,这种酷热不仅让人...
2022-06-21
蝉鸣、蛙叫、雷声、雨声……这是盛夏的声音!如果说立夏是初夏的开始,那么,夏至则是盛夏到来的标志。摇曳的风扇、凉爽的空调、甜滋滋凉丝丝的冰镇西瓜,还有露天纳凉时的漫天星辰……夏至,年半,一切美好纷至沓来。
2022-06-06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一个收获与播种双临的日子。麦田金黄,收割的喜悦轻快挥洒;梯田漫漫,插秧的山歌宛转悠扬。芒种忙中偷夏趣,又是人间好时节。·点击下方音频,听主持人读诗↓点击下方音频,听主持人读诗↓点击下方音频,听主持人读诗↓点击下方音频,听主持人读诗↓点击下方音频,听主持人读诗↓创意|河北新闻广播新媒体部朗诵|荣梅、王鑫、海潮、晨曦、智超
2022-06-06
“春争日,夏争时。”芒种时节走进田间地头,你能看到农民们忙碌的身影,你能闻到麦的芬芳,你能听到微风拂过麦浪的声音,或许你还可以见到“风的形状”。
2022-06-06
新华社天津6月5日电(记者周润健)“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北京时间6月6日零时26分将迎来芒种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 海报制作:方金洋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每年公历6月5日至7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为芒种节气之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三个节气。 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如果说小满节气拉开了“三夏”大忙...
2022-06-06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一年中最重要的农事节气——芒种悄然而至,也标志着仲夏正式开始。此时,麦黄梅熟,蝉鸣夏忙,既要收割又要播种,一收一种间,尽展耕耘与收获的人生智慧。愿你不负期待,忙有所获,忙有所得!
2022-05-21
初夏良辰好景,美中透露着丝丝惬意。今日小满,夏熟作物籽粒日渐饱满等待成熟,山青水绿,一派清新入目,夏意自此由浅及深。不满有憾,过满招损,不如小满,恰到好处。
2022-05-05
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结束和夏季的开始。池塘内,荷花朵朵新生吐蕊;草丛中,鲜花簇簇缤纷争艳。与春告别,拥抱美好。校园内,毕业季的学生做最后的冲刺,怀揣着激情与梦奋勇前行……
2022-04-20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就此基本结束。此时节,杨花飞舞柳絮飘扬,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时至暮春,气温回升加快,雨量增多,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好时节。
2022-03-20
桃花朵朵,岸柳青青柔风起,燕归来今日春分大地处处好光景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候人们在厚土之上孕育着新的希望在这无限春光待人赏的时节里愿国泰民康所有美好随春而至
2022-03-05
春雷降临,冬眠的蛰虫惊醒而出走。这一时节的来临也意味着万物复苏,同时提醒人们要重振精气神,迎接新挑战!
2022-02-19
今日雨水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一蓑烟雨氤氲大地水珠从屋檐落下一点点一滴滴植物渐次萌芽、破土而出这是春暖花开的序曲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恰逢“立春”节气迎着春的脚步到来伴着满满生机走过明天举行的闭幕式将为盛会划上圆满句号
2022-02-16
元宵佳节气氛浓 传统民俗多风情□ 本报记者 赵宝梅 摄 影 魏志广猜灯谜、踩高跷、组花灯、吃汤圆……刚刚过去的元宵节,市区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人们参与民俗活动,感受传统文化。因为这些精彩的文化活动,沧州节日氛围更加浓厚,城市的文明形象也更丰满。踩高跷、扭秧歌 正月里来好热闹夸张的妆容、艳丽的服装,一队人马踩着高跷,锣鼓喧天,迎面走来……正月的沧州,因为有了多个民间高跷队的表演,变得红火热闹...